总有归途等着垂头丧气的他 | 史蒂夫说每周通讯 #105

2023/11/19 10:37

见信好!

我和伴侣Cici在婚礼结束之后去日本进行了一趟旅行,前两天刚刚回国,今天终于有空坐下来更新我们的newsletter了。

首先想分享一篇Cici的文字。这次我们去日本住在了她的一个朋友家,这篇文章就是我们和这家人相处期间她的一些观察和感悟。我很喜欢这篇文章,相信你也会很享受其中的各种情感。

【来自Cici的文字】
足泽祈和是我好朋友的孩子。妈妈是中国人,爸爸是日本人。这次在日本住在朋友家,也是第一次近距离地观察一个4岁孩子,跟他天天玩耍。

祈和喜欢蜘蛛侠,喜欢恐龙,喜欢蛋糕。DNA音乐是米津玄师的KICK BACK。调皮捣蛋,喜欢扔石子儿,看Youtube会划过所有小姐姐跳舞,专看大蟒蛇。妈妈在公园给他捉了支壁虎,养在家里的小盒子里,他起床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给盖子喷水保持盒子里湿润。吃饭恼火,得哄,进食节奏不稳定。有起床气,总说肚子疼不想去幼儿园。挨打的时候是影帝,会故意咳嗽,楚楚动人。不准爸妈接吻,会害羞激动到崩溃。也不准我和steve亲亲,看我们靠近,会从远方大喊NO奔跑而来阻止。未遂,蒙眼,傻笑,表情包。

他能听懂很多中文,但是他不怎么会说。也不想说。他妈妈很奇怪,说2岁前在国内呆过一年,跟姥姥姥爷都能说中文:吃饭饭、玩玩具,要拉粑粑。但我观察后跟他妈说,这孩子在保护他爸。回日本了,他说中文就只有你俩能懂,他爸就是局外人了。说日文你们仨就能听懂。

祈和爱他爸爱到,会对妈妈喊爸爸。因为大部分时间照顾孩子的是爸爸。日本大企业有男性育儿假,一个孩子放假3年,发基本工资。用不用随你。佑辉,就是他爸,毅然3年没上班带孩子。佑辉跟我朋友谈恋爱时还是一个下颌线很明显的帅哥,现在的体脂略高,肚子也大了,好在日本男人捯饬自己的能力还不错。但没变的就是他对家庭对朋友的无微不至。比如我们这次来,吃饭招待就不说了,会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给我们洗衣服,再叠好放床上,看得我想跪下。每天早上他给祁和刷牙洗脸穿衣服,陪祈和从来不看手机,不会走神,不会应付,及时回应他所有的情绪。偶尔发火,对比我朋友那程度,也是温柔派了。送祈和上完幼儿园,再回来自己线上工作,阳光洒在他身上,安安静静。我坐在地上看着他,像在看日剧。

佑辉来自仙台,家庭条件不太好,小时候一个月吃不了一次肉。但他不觉得自卑,也不想跟别人比。他知道仙台是小地方, 少年的他希望未来能到东京扎根, 因为东京的世界更丰富更广阔。他觉得日本人太从众了,活在他人评价中,物欲也很高。他内敛温柔,细心遵循规则,但并不惧怕挑战。跟我朋友在一起后,两人做出很多在日本人看来很大胆的决策—从大公司辞职、自己创业、男主内女主外等等。现在小日子越过越好,在东京买了房子。

佑辉觉得爱是最重要的。爱能让人自信,能让人抵御困难。他感恩每一个爱他的家人朋友。他对祈和的态度也是如此。祈和1岁多还不会走路,我朋友有点着急,怪佑辉抱太多了,每给孩子摔跤。佑辉说,祈和没有问题,医生也说没问题,要相信他,他想走就会走,每个孩子走路时间不一样,别人孩子1岁不等于祈和1岁就想走路。结果在快两岁时,小祈和突然想下地了,走得风风火火。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他总是顺应孩子的天性,不着急不比较,给予他十足的信任和安全。

我们一起讨论教育的问题。我跟steve问他,会不会担心这样的方式会让他无法适应日本残酷又秩序的社会。他说社会毒打祈和跑不掉的,他可以接受,但是他希望祈和以后被社会毒打的时候,想到家,想到爸爸妈妈,就多一些力量去对抗。佑辉和我朋友在文化、教育上有很多的不同,但这件事上他们很一致。

所以祈和除了调皮捣蛋还会有些让我觉得很温暖的地方。我跟steve有一天出门逛街,我说嬢嬢走了,他以为我们要回中国了。一下子就变脸哭了,说我好伤心,我又赶紧去哄。从此后我们出门,他都要送到门口,叽哩哗啦说很多日语我也听不懂,得送好几分钟。她妈在旁边说,他说得是,你们出门要小心啊,出门不要迷路了,过马路记得把手举高高,晚上早点回来。他会在路上捡很多木棍、虫子给我们分享,不想说中文但是每天还是会跟在后面用中文喊steve叔叔和曦曦嬢嬢。会给蘑菇道歉,给板凳道歉,会给他不小心伤害到的一切道歉。

我不知道祈和以后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和命运,但他的童年在我看来很生动、很幸福、很自我。4岁的小朋友,已经学着大人的方式,在爱自己和爱他人。即使我们知道,每个家庭每对父母每种教育理念都没有绝对的正确,但我还是相信几十年后的祈和,在面对失业、分手、或者更糟糕的命运劫难时,回头总有一条归途,默默无闻又温暖明亮,张开怀抱,等着垂头丧气的他。

【从没想过还可以这么看估值——播客节目,中文,凉意推荐】
凉意:推荐这期节目,它讲的并不是狭义的投资,而是人类学和哲学视野下的各种人类“投资”交互行为。文科理科其实是不分家的,极致数理势利的社会过程,蕴藏的是细腻的心理过程。作为非常进步主义偏向的我,这期节目里的保守主义是听得让我有“不适”的。可现在我会觉得,好的阅读思考恰恰可以包含这层轻微的“不适”感。它恰恰是我们跳出不断自我加强的“信息气泡”去接触和思考的证明。

来源: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523d01550cf691d244cf8d5

【Intermediate level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re associated with overconfidence an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论文,英文,卢美妏推荐】
卢美妏:在网络上是不是容易遇到一些伪科学或是高高在上总是想指导别人的人?今年一个新的大型研究指出,科学知识程度中等的人,比较容易对自己的知识量过度自信,而且对科学抱持负面态度。

一篇刊载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的研究整合欧美过去30多年的大型数据,发现科学知识程度中等的人,过度自信程度越高,也表现出对科学最负面的态度。

这个研究提醒我们,无论是对科学或是对这个未知的世界,都应该抱持着探索与好奇心,谨慎管理自己的自信程度,对于不确定或不知道的事情保持谦逊,而不是直接否定,过度的自我膨胀只是彰显自己的程度中等普通。

Steve:通俗点讲就是稍微有点学识的人最喜欢当懂王,真正钻到知识深处的人反而会更加看见自己的无知。

研究出处:Lackner, S., Francisco, F., Mendonça, C. et al. Intermediate levels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re associated with overconfidence and negative attitudes towards science. Nat Hum Behav 7, 1490–1501 (2023).

【电子竞技不相信女性——文章,中文,Steve推荐】
Steve:非常好的一篇报道,看得我又气又悲哀。文章把来自文化和集体观念的系统性歧视和打压展现得淋漓尽致。问题从来都不是男女在能力上有没有差异,而是同样的成长道路上为什么女性要多出来这么多莫名其妙的障碍。我有幸在巴柔的世界里和许多优秀的女选手切磋过,包括今年亚运会的亚军苗杰姐姐。尽管拥有身体上的优势,她们还是用精湛的技术以小博大,打出了跨越性别的强势,让我无比尊敬。希望天下所有的女性都能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也希望男性都多一些对女性困境的共情和支持。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3DDysbYcXX2m09I9fXsx5g

【为什么我们不想生孩子了?——演讲,中文,凉意推荐】
Steve:该演讲嘉宾谢晶是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凉意分享了演讲中一句有意思的话:“像生育率低下这样一个当然涉及到所有人的问题,它最大的作用就在于激发我们对于共同生活的想象力。”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P9kUO6ANPUTfQ_W9v34olQ

【仇恨——诗歌,中文,梁鸿儒推荐】
Steve:这里的两首诗歌来自辛波丝卡(Wislawa Szymborska,1923-2012),波兰女诗人,于1996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其诗作被称为“具有不同寻常和坚韧不拔的纯洁性和力量”。有《一见钟情》,《呼唤雪人》等著作。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SotYKGTP0YbC8WOkrYAkbA

【《Raising Sand》,《Raise the Roof》——音乐专辑,英文,梁鸿儒推荐】
梁鸿儒:分享两张长期反复播放的音乐专辑:Robert Plant 和 Alison Krauss的两度合作,07年的《Raising Sand》和21年的《Raise the Roof》,虽然不知道他们的专辑为什么都要Raise点啥,但听完之后raise了我对美国folk music和bluegrass music的感受和爱。

【《Little Dragon Tales》——音乐专辑,Jess推荐】
Jess:推荐这张专辑 Little Dragon Tales, 里面全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儿歌,比如《卖汤圆》《找朋友》《春天在哪里》,但编曲是偏house的,很酷,所以小孩儿可以听歌,大人跟着晃,老少皆宜。出品方叫The Shanghai Restoration Project,他们还有一个纯配乐版本的同名专辑,也很好听。

豆瓣: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5895478/

梁鸿儒:他们和张乐合作的那张,爵士风格翻唱上海老歌的专辑也很赞。

豆瓣:https://music.douban.com/subject/25827644/

【她拍下北漂日结工的24小时:在厄运中,等一个机会——文章+视频,中文,凉意推荐】
凉意:一个个真实的人,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和画面。
Steve:这是来自一条的视频,纪录片导演朱玲玉在北方最大的日结工劳务市场发起了一场社会行为实验。她以雇佣日结工的方式,为他们拍照录像,探访日结工的真实生活。文章是朱玲玉的自述。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Ux51gO8ziWujhuwxEFlUg

【当精神病患开始研究自己——文章,中文,Steve推荐】
Steve:这篇文章的视角和我之前写过的倡导大家书写个人成长史的方式是不谋而合的,包括我个人的成长经历里,在获取了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后对自己的个人经历和社会环境进行研究,会带来许多认识上的改变和情感上的疗愈。不过我最喜欢的视角还是在权威的精神病学之外,有这样一股赋权当事人,关怀当事人的推动性力量,这对于普遍孤立和孤独的现代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qGl0E1gzAl1Pd030kQo5xg

感谢你的阅读,祝你有愉快的一周。如果喜欢我们的newsletter,也欢迎将它转发或推荐给朋友!

【史蒂夫说每周通讯是播客节目史蒂夫说主播Steve发起的基于电子邮件的newsletter服务,致力于摆脱社交媒体的算法围困,改善人们的信息摄入质量,为订阅者提供优质的中英文信息。每周内容由多位往期播客嘉宾推荐(推荐人介绍:https://steve.hedwig.pub/i/steve-shuo-newsletter-1 )订阅本通讯或查看往期内容可以到:https://steve.hedwig.pub/